目前分類:懺悔業障 (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傳記裡面說,寶志公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。寶志公在世的那個時候,是梁武帝這個時代,梁武帝是虔誠的佛教徒,對寶志公非常尊敬。梁武帝的妃子在世的時候,曾經造惡業,墮在畜生道,他請求寶志公給她作法超度。於是寶志公編了《梁皇懺》,親自主持法會,把她超度到忉利天。

在國外曾經有人問我:懺除業障,是不是要去拜梁皇懺、拜水懺? 梁皇懺拜了、水懺也拜了,業障消除了沒有? 不但沒消除,還增加不少。怎麼說沒消除? 貪嗔癡慢增長。

了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佛在經上勸誡我們、教導我們,不要懊悔過去的事情。過去造作的罪業,不要去追悔?為什麼?你每想一遍就又造一次,再想一遍又造一次,好了,你阿賴耶識的罪業就愈來愈多了。

過去的不要想了,種子在,我不再增加了,保持這個原狀不增加;未來的事情還沒到,不要胡思亂想,你想未來是在那裡造業,你才曉得可怕!

了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無論過去、現前,我們都曾造過很多業,譬如,譭謗別人、侮辱別人,這是言語的造作,殺生是身體的造作,所謂「身語意」三業的造作。而懺悔不是在佛菩薩面前說出自己所有的過失,求佛菩薩原諒。章嘉大師說,懺悔真正的意義是「後不再造」,知道過去已經做錯了,從今爾後,不再重犯,這是「懺悔」。

懺悔並不著重形式,形式是屬於教學,表演給初學者及不知道懺悔的人看,讓他們有所感動,發心來學習。這種懺悔法是度化眾生,是利他的。自利的懺悔是後不再造,正如孔老夫子所說的「不貳過」,過失只能有一次,不能犯第二次,這是真懺悔。因此,如果我們將自己的過失常常回憶,就是常常重複造作,罪業豈能懺除乾淨?

了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